您好,欢迎访问武汉土地市场网!今天是:
疫情风暴中心的坚守——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疫情防控和疫后重振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 2020-04-0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关键时刻显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彼时的武汉,各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疗资源极度紧张,急需快速建起武汉版“小汤山医院”。封城当天,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盛洪涛紧急调集武汉市规划研究院20余名技术骨干,带队火速赶赴现场查勘。按市政府要求,10天内建成一座占地3.4万平方米、有1000张床位的负压新风系统传染病医院。这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图为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现场查勘,为火神山医院选址

得益于平时基础工作做得牢,武汉市局3天就完成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选址和规划论证。大年三十凌晨一点半,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制作完成了医院红线范围图、权属图及规划控制图等图纸,最大程度地为设计和施工单位争取了时间;总规划师杨维祥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建设工地连续工作六天六夜,与施工单位协调敲定了施工图纸并现场指挥调度;局系统积极提供建院所需的规划、地籍、建筑审批等图纸资料,测绘院提供了覆盖20平方公里的图件100余幅,并协助完成火神山医院周边地下管网的测绘。

仅仅用了10天,从空无人烟的荒地到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其中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武洁因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工作出色,3月8日入选首批“武汉市抗疫巾帼英雄榜”。

 

                       图为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 邓红武/摄

随着疫情的发展,开展方舱医院和隔离点的选址、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武汉市方舱建设指挥部就设在武汉市局。2月初起,武汉市局组织各区(分)局、局属事业单位精干力量,对全市大型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工业厂房、仓库等符合条件的建筑进行初筛,每天现场踏勘备选点30余处,推进完成了全市22处方舱医院建设,可容纳床位3.34万个,确保了新冠肺炎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2月10日,武汉市局工作专班加紧开展全市集中隔离点选址,共计257处、7.41万个床位,形成了一区一表一册,列出了各区备选点清单和空间布局图。

他们努力跟病毒赛跑,力争早一天、再早一天,让“人等床”的无奈变为“床等人”的底气。

为快速定位患者、及时调配医疗资源,2月5日,武汉市局成立了疫情地图和空间分析战斗队。这支队伍充分利用地理信息大数据等技术优势,从市、区、街道等不同层面,对确诊和疑似患者居住地快速进行地址匹配,对新增确诊和疑似人员进行空间定位,制作了全市“疫情地图”,实现社区确诊和疑似病人数量和分布实时更新。2月以来,累计编制发布区、街、社区级疫情空间分布图、防控图等160余张,统计报表260余份,更新发布确诊、疑似空间统计260次。同时,收集整理全市方舱医院、隔离点、定点医院、重症药房、药店及小区信息,建起专题图层,为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武汉市局发挥技术优势,开发了“武汉社区微服务”小程序,上线了居民信息采集、社区疫情统计分析、社区帮扶助手三大板块,将出入登记等从“线下”变成“线上”,避免了登记“共用一支笔、共填一张表”的接触传染风险。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研发了“社区调查”等小程序,大大提高了排查和服务效率,助推了“无疫情社区”创建,得到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的一致好评。武汉市测绘研究院为7个对口社区制作了1∶2000疫情防控专题影像图,方便了疫情跟踪。下沉社区的党支部围绕社区信息化建设与规划治理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近40份。3月26日,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美团单车撰写的《武汉战疫骑行报告》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部以疫情期间骑行大数据为蓝本的抗疫研究。报告显示,武汉市有28万名“逆行者”骑共享单车前往一线抗疫,上千万武汉市民则保持“零骑行”。

 

 

3月23日,武汉市局为武汉轨道交通国博控制中心工程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前后仅用了2个小时。这是“多规合一、多审合一”以来,武汉市首次核发的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3月31日,武汉市土地市场在疫情发生后首次推出的10宗用地全部成交,面积约120.7公顷。其中,蔡甸区一个商住地块经3家企业网上竞价52轮后成交,地块溢价率达25%。今年一季度,武汉市共公开推出土地40宗,面积约297公顷。